港股四月轉勢?投資者要睇清三個信號
踏入四月,香港股市終於有啲起色。恒生指數喺過去一個星期升穿17,000點,雖然未算係大牛市,但同今年初動輒見紅、成交清淡嘅情況比較,確實有明顯改善。不過,今次反彈背後其實仍然有唔少不確定因素,投資者要小心唔好誤以為「風景好轉」,就盲目入市。
首先,中美局勢仍然係左右市場情緒嘅重要因素。美國加息周期雖然大致見頂,但地緣政治風險未有放緩,特別係科技板塊,一日未擺脫制裁陰霾,香港相關股份好難真正發力。加上內地經濟數據反覆,復甦力度唔算強勁,令到不少投資者都抱住觀望態度,唔敢大手買貨。
不過,市場都有幾個值得留意嘅轉變。例如港交所最近公佈新一輪吸引中東資金入市措施,加上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,有機會提升海外對中港資產嘅信心。而且,有部分基金經理開始「補倉」,吸納早前被低估嘅高息藍籌股,呢個動作有可能成為推動大市嘅其中一股力量。
但唔好忘記,零售投資者始終係香港市場重要一環。最近散戶活躍程度未見明顯回升,尤其新股市場仍然偏淡,顯示整體市場信心仲未完全恢復。就算有資金流入,如果成交唔夠廣泛,升市都可能好快回吐。所以短期內,大市未必會有明顯突破,但會有更多波幅。
而對於分散投資者嚟講,依家係一個可以慢慢部署嘅時間。唔一定要all-in,但可以開始考慮收息型資產、或者選擇行業龍頭股,用分段入市策略攤平風險。記住,做投資唔係求一夜暴富,而係穩陣行先。四月睇似陽光普照,但背後仲有唔少暗湧,理性部署先係王道。
投資氣氛稍為好轉唔代表熊市完結,現階段仍然係測試市場底部嘅過程。如果你係長線投資者,應該集中觀察公司基本面有冇實際改善,唔好因為一兩日升市就輕舉妄動。尤其係近期AI、綠能同醫療相關股份開始有資金留意,呢啲板塊可以留意下,但要有心理準備,波動性會比較高。
總結嚟講,四月係個值得觀察嘅月份,但未必係全面進場嘅好時機。市場比年初穩定,但唔等於風險消失。作為投資者,最重要係保持清晰頭腦,唔好因為升咗幾百點就變得樂觀過頭。呢場仗唔係短跑,而係馬拉松,你要有策略、有節奏,先至可以行得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