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4月21日
點樣喺香港真正「搵到錢」
投資
如果你問我,香港呢個城市有冇機會搵錢?我會話:有,絕對有。但關鍵唔喺你搵幾多,而喺你點樣管理同運用嗰啲錢。好多人喺香港做到唔錯,但點解仲係覺得捉襟見肘?問題就喺財務習慣上。
喺我做財務顧問咁多年見到嘅個案,多數都唔係收入唔夠,而係唔知道點樣俾錢為自己工作。舉個例:有位客戶月入七萬,睇落風光,但其實每個月月尾都清袋,因為佢用錢方式完全係「今朝有酒今朝醉」。而另一位客戶月入三萬,但佢細水長流,喺三十五歲已經買到層細單位,無債一身輕。
香港人好忙,個個都喺度追緊時間,但好多時就忽略咗同自己嘅錢建立一個「關係」。有冇試過每個月睇一次帳?唔係睇信用卡 statement,而係真係坐低,睇下自己點樣花錢、儲錢、有冇投資、有冇進步。呢種習慣,先至係財務自由嘅開始。
有一段時間我都好迷失,覺得點解喺香港努力工作都仲係冇安全感。但後來我發現,財務自由唔係一筆大錢,而係一種掌控感——你知道自己有選擇,而唔係錢迫住你行某條路。當你有緊急基金、有穩定嘅儲蓄計劃、有啲被動收入,你個人就唔同晒。
有人成日講投資,我會話,投資當然重要,但唔係第一步。第一步係了解自己個生活模式同金錢觀。你要問自己:我而家嘅開支係咪支持緊我未來嘅目標?我係咪只係用錢買快樂,而唔係用錢建構我嘅生活?
我其中一個客人,係一位自由工作者,收入唔穩定。佢開始時覺得冇可能儲到錢,但透過一個簡單自動化儲蓄系統,每個月就算只儲$1000,兩年後都有筆錢可以做定期或投資。唔係儲幾多,而係你有冇一個系統,令你持續去做。
喺香港,要「搵到錢」,唔一定要賺得多,而係要醒。醒得嚟,唔好做財務上嘅鴕鳥。你睇清自己嘅錢點用、點儲、點增值,呢個城市自然會俾你回報。搵錢唔係終點,而係你點樣活得更有選擇權嘅開始。